龙美术馆(浦东馆)

景点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地图
开放时间
10:00-17:30(周一闭馆,16:30停止进场)
 

门票

景区须知

开放时间

10:00-17:30(周一闭馆,16:30停止进场)
1、优惠政策:70周岁(含)以上老人半价票,需携带有效身份证。2、免票政策:中小学生(含高中)免票,需携带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3、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景区当天披露为准。

景区简介


龙美术馆(浦东馆)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开馆, 毗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建筑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由中国建筑师仲松负责设计改造,建筑外观呈方形布局,以浅灰白色为基调,花岗岩为主体建材,突显东方式的极致简约和纯粹内敛。


美术馆主体建筑共分四层,地下一层为公共教育区域,设有图书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一层展厅主要展出主题多样的当代艺术,并设有艺术商店,艺术咖啡馆等休闲设施;二层展厅为独具特色的“红色经典”艺术常设展区,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中国革命题材主题创作从延安时期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貌。三层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常设和临时展厅,以书画艺术为主,还设有中国古代器物和家具的展示空间。


近期展出:

80后•08后——龙美术馆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Works of Post 80’s after 2008 from Long Museum Collection

展览时间:2016年4月1日—2016年11月30日

社会对“新”的追逐已趋狂热,大大缩短了一切的代谢周期,艺术亦难偏安。随着“90后”艺术家的崭露头角,“80后”群体竟有了几分“老成”的味道,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代际交替。这无疑引发了对于尚未迈入不惑之年,却也已远离象牙之塔的“80后”艺术家们近况的持续关注。而从时间轴的另一端看去,2008年几可作为中国21世纪以来一个标志性的状态切片。即使是在八年后的今天,依旧重演着无数似曾相识与无可奈何。

本次展览即是基于这两个客观的时间节点,从龙美术馆馆藏体系中甄选并呈现了26位“80后”艺术家(出生于1980年至1988年)的41件“08后”作品(创作时间从2008年至2015年)。借此为滚滚向前的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一个回顾与审视的小契机。

展览第一部分“超验的日常”,通过高磊、夏禹、王岱山、李青、李鹏鹏、商成祥、刘超的作品,展现艺术家对生活中平凡对象的超验幻想和编码改造。囚禁于经纬坐标系中的飞机,散落桌面的琐碎松子壳,暮色四合时分的孤寂背影,旧窗棱里的异国风景,通往虚无之地的残破楼梯,废墟一般的满地碎墙……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在细节与场景之中,艺术家赋予为人熟知的日常图式以神秘性与陌生感,从而拓展了个体生命的外延,这或许是艺术对宏大叙事的底色在“80后”成长中逐渐褪去的一种回应与补偿。

第二部分“次要的主体”,展出了赵要、李姝睿、黄世常、胡诚的作品。相较于前一部分,作品或多或少地越过了对现实的指涉,突出了视觉的自由与趣味。取材自思维游戏的几何图形,消解空间后视网膜上光色的幻影,或沉郁苍茫或淡逸从容的涂鸦,是艺术家深具实验性质的抒情和表达。“画什么并不重要”——选择抽象的绘画语言是对主体的策略性削弱,又或许是另一种巧妙的强调,但毋庸置疑的是重申了艺术纯粹的力量。

第三部分“观念的骨骼”中,翟倞、何翔宇和李铭燃的绘画与装置作品都选取了骷髅作为共同的主题。作品中手按书本低头沉思的骷髅,用玉料精雕几可乱真的骷髅,不锈钢锻造而成的巨型头骨,多元而大胆的材料运用充分地释放和传达了艺术家的观念。生命与死亡是知性追寻的永恒母题,每一代人都将给出自己的诠释。

第四部分“传统的变奏”,通过刘冰、刘天怜和彭斯的作品,呈现了传统与创新之间未曾割裂的联系。卢梭、弗里达的原始主义在刘冰的密林中蓬勃生长,抽象艺术与观念艺术再造了刘天怜“撞水撞粉”的花鸟工笔图卷,欧洲古典大师与中国古代书画的气韵在彭斯的白马那里悄然融合。艺术家们至此与“当代焦虑”握手言和。

第五部分“童话的独白”,展出来自高瑀、颜石林、陈飞、李彬彬、孙莹、金钕、郝朗、贺娟、李鑫宇的作品。“卡通”一度成为“80后”艺术家最醒目的标签之一,这一热潮在08年接近顶峰,随后逐渐冷却下来。童话虽缤纷热闹,观者也开始好奇背后个体的独白。毕竟,同样是披着卡通的外衣,可以借古讽今、玩世不恭,也可以表达淋漓纯粹的少年之思,少女之梦……凡此种种都是萦绕于“80后”心头暂未消逝的童年和时代狂潮中的荫蔽灵魂的绿洲吧。

终于,属于“80后”一代的定语依旧悬而未决。


海上升明月

——龙美术馆藏“海派”绘画展

展览时间:2016年3月25日—2016年11月30日

与中国近代史几乎同时起步的“海派绘画”,不仅曾占据着中国绘画的半壁江山,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而今日的海上水墨绘画又与这往昔的海派有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或者说,在这一百年多年里,海派绘画经历着什么样的变迁呢?为了厘清其发展脉络,我们从馆藏作品中遴选出30位既有海派血液,又能在各自所属的时代里推陈出新的艺术家。

就早期的海派绘画而言,的确表现出某些融于市场的特征,这种特征在虚谷、任颐以及吴昌硕的笔下尤为明显,如浓郁的世俗题材、艳丽的施色方式等。但海派绘画自始至终都没有背离过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和笔墨内涵,即便是在西方思想被大量引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们依然能从吴湖帆、陆俨少、朱屺瞻、谢稚柳、陈佩秋等艺术家的笔下感受到浓厚的古典精神和文人情怀。




交通指南

景点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景点交通

七号线,花木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

游客点评

让旅游更简单